BB姬Studio2018-07-18 10:27:21
面碼醬丨文
如果說起遊戲主播,我想但凡是個玩家,都能說出一兩個來,實在沒看過直播的,也能湊一嘴五五開。
但如果說起遊戲視訊製作者,我們又還記得幾個呢?
今天,我就要向大家介紹一位,依然活躍在玩家眼前的遊戲視訊製作者,而今年,已經是他堅持做遊戲視訊的第十年。
十年前,一個像我們一樣普通的遊戲玩家,嘗試著在網上釋出了自己的第一個遊戲視訊。
十年後,這位已經發布了數百個遊戲視訊的“普通玩家”,在B站擁有了370萬粉絲,排在UP主粉絲數的第一位。
他的名字,大部分玩家應該都聽過:
敖廠長,一個“業餘”但極其受歡迎的遊戲視訊製作者。
01
夢的開始
2008年,對於很多人來說,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。
這一年,有的人失去了親人,這一年,有的人奪得了奧運會獎牌。
而對於敖緣鳳(敖廠長真名)來說,這一年,是夢的開始。
2008年前後,隨著“囧”文化在中國網路上興起後,一大批帶著面具侃侃而談的視訊播客,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裡。
剛上大學沒多久的敖緣鳳,自然也成了這些視訊的受眾。
“我能不能也模仿‘叫獸’他們做這樣的視訊呢?”
既然有興趣,那就動手做起來。
幾張圖片,幾段遊戲視訊,幾句尷尬到爆炸的臺詞,再配上給自己起的外號“囧先生”,就構成了他的第一部遊戲視訊:“囧的呼喚”第一期,《囧之遊戲》。
當敖緣鳳忐忑不安地將這部視訊上傳到“命令與征服吧”時,他根本不會想到,自己未來十年,都將與遊戲視訊製作為伴。
《囧的呼喚》三週年
如果你現在找來這部視訊重新看一遍,相信我,不出30秒,你就想關了它,並且還會附上一句“什麼瘠薄玩意”的評語。
有意思的是,即便是2008年的觀眾,對這部視訊的評價也大抵如此。
02
兩次改變
當《囧的呼喚》默默無聞地出了十多期後,這些視訊扔到網際網路的汪洋大海中,一個水花都沒砸出來,“囧先生”終於意識到,這樣下去不會有任何結果。
改變,是迫在眉睫的事情。但要如何改變,才能獲得網友們的青睞?
“囧先生”思考了很久,給出了自己的答案:
必須有一個讓大家記得住的形象和人設。
於是,他開始對自己和《囧的呼喚》進行包裝。
搬進MC的成都養雞二廠
先是把自己的外號“囧先生”,改成了成都養雞二廠的“敖廠長”,然後又在遊戲視訊中,插入了以“成都養雞二廠”為背景的劇情。
隨後的幾十期,《囧的呼喚》一下子從一個毫無營養的尬聊節目,變成了以惡搞、搞笑為主的遊戲小劇場,並且還收穫了不少粉絲。
毫無疑問,這樣的改變是成功的。
時間來到2010年,敖廠長穩定更新著《囧的呼喚》,偶爾還會和辰音奈奈、女流等人合作,增加節目的趣味性。
但《囧的呼喚》的播放量並沒有顯著的增長,一直在50萬打轉,前進的步伐似乎已經停滯。
更無奈的是,在每部《囧的呼喚》下面,都有觀眾抱怨著視訊太過無聊,這一幕,彷彿是兩年前的重演。
掙扎在放棄邊緣的敖廠長,抱著嘗試的心態,對《囧的呼喚》的風格和內容,進行了第二次改變。
暫時拋棄自編劇情惡搞的模式,借用自己喜歡的視訊作者老E以及噴神JAMES的風格,出幾期以遊戲吐槽為主的視訊試試。
這一試,就試出了新的天地。
在優酷敖廠長的空間,《囧的呼喚》第91期是個明顯的分界點,在這期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,《囧的呼喚》都能達到百萬播放的量級。
可以這麼說,自此之後,敖廠長才算是真正走進了許多人的視野內。
03
最成功的的轉型
2013年的敖廠長,依然堅持製作著遊戲視訊。
只不過在《囧的呼喚之外》,他還多了許多“副業”視訊,比如“MC廠長”系列、“我不是吃貨”系列等等。
這些視訊,讓敖廠長在遊戲吐槽之外,找到了一些新的發力點。
各類的嘗試與成功,讓敖廠長開始思考自己的“當家花旦”,《囧的呼喚》的未來。
是一直停留在遊戲吐槽的風格上麼?至少敖廠長不是這樣想的。
從2015年開始,《囧的呼喚》迎來了第三次改變,這次,敖廠長在視訊中加入了更加硬核的“考古”、“挖掘祕辛”元素。
以往敖廠長只會藉著試玩視訊,對遊戲的方方面面吐槽一番,新的《囧的呼喚》,則會在吐槽之餘,挖掘出這款遊戲背後的一些祕密與故事。
為此,他還不惜花錢淘來許多老古董,親自驗證這些遊戲中的祕聞。
與之前相比,這樣的視訊無疑難做了數倍,包括遊戲卡帶的收集、背後故事的研究與探索,甚至只是翻譯,都是對金錢和精力的巨大消耗。
不過,辛苦的付出,總是有回報的。
到2016年,敖廠長釋出在B站的視訊,往往都會達到二百萬甚至三百萬的播放量,而玩家們對他的評價,也從褒貶不一,迴歸到了多數好評。
某種意義上說,這是敖廠長在視訊製作方面的轉型。
從尬聊到發洩、吐槽,再到現在的乾貨雨吐槽並存,內容質量和豐富程度的上升,才是越來越多人喜歡他視訊的原因。
說到這裡,就不得不提一下B站,在與粉絲互動方面,B站的模式顯然高於其它平臺。
在這裡,敖廠長在做好自己視訊的同時,有機會也有途徑,和每一位粉絲互動、交流,這大大縮短了粉絲與視訊製作者之間的距離。
正是與粉絲的交流,才讓敖廠長找到了轉型的方向與契機。
04
真正的十字路口
2015年對於敖廠長來說,又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年。
在《囧的呼喚》轉型的同時,中國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迎來了直播熱潮。
堅持視訊製作還是直播?
這個問題,出現在了每個遊戲視訊作者心中。
比起製作視訊,直播的收益要高出很多,轉型當主播,顯然更符合當時播客們的生存狀況。
所以,敖廠長也開始嘗試著直播,先是在鬥魚,後來又非常正式地去了虎牙。
這時的敖廠長其實是迷茫的。
一方面,生活的壓力,猶如真實的混凝土牆向自己壓過來,另一方面,堅持了七年節目,如果就這麼放棄了,心裡只有不甘。
“難道不能邊直播邊做視訊麼?”
事實上,大部分遊戲視訊製作者最開始都是這樣想的。
可現實是,將時間和精力投入賺錢的直播後,沒有多少人還有力氣做視訊了。
所以,在直播和視訊製作之間,必須做出取捨。
面對這個無法迴避的問題,不少播客都選擇了以直播為主的工作方式。
也許是直播效果一般,也許只是單純地想做視訊,總之,在迷茫過後,敖廠長堅定了自己的想法,做了與眾人截然相反的選擇,他把遊戲視訊製作放到了第一位。
當然,這樣掙到的錢,會比直播少很多。
05
又一次身處風口浪尖
對於很多玩家來說,知道敖廠長,可能僅僅是因為《囧的呼喚》214期。
2017年3月,《囧的呼喚》214期講述了盜墓筆記頁遊的一些事情,之後因為種種原因,敖廠長刪除了這一期視訊。
事情的對錯我們再去探討已經沒有意義,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。
但毫無疑問的是,敖廠長做出這樣的視訊,值得我們尊敬。
而敖廠長在這件事前後的處理方式,也很厲害。
在這期《囧的呼喚》引起軒然大波後,憤怒的玩家們儼然要將敖廠長推向“反對虛假宣傳”的代表上。
這其實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,敖廠長只是一個遊戲視訊製作者,沒有精力、時間乃至能力,去抗這面大旗。
幸運的是,他又一次做了正確的選擇,刪除視訊,息事寧人。
在這種事情上,敖廠長已經貢獻了自己的力量。
這期視訊能夠引發玩家們廣泛的討論,這就已經足夠了,至於誰來改變這一現狀,還是交給那些有能力的人吧。
06
十週年的特別禮物
2018年7月,《囧的呼喚》十週年。
為了這個十週年,敖廠長專門製作了一期特別節目。
節目中,他帶我們重溫了三十多年前一個未完成的電子遊戲系列作品,《尋劍》。
簡單來說,《尋劍》系列一共分為四作,是雅達利公司想打破遊戲和現實次元壁的嘗試。
玩家可以通過遊戲中收集到的線索,推理出在現實裡的暗號,從而獲得參加線下比賽的機會,最終線下比賽的獲勝者,會得到25000美元的寶物。
只不過,由於雅達利公司提前破產,導致《尋劍》在做到最後一作時,只放出了一些概念圖,就沒有了下文。
像往常一樣,敖廠長在這期節目中,介紹了遊戲的具體玩法,以及這背後的各種故事,也帶著我們一起揭祕了那些打破次元壁的密碼。
但與之前《囧的呼喚》不同的是,在視訊的後半段,通過遺留的概念圖,敖廠長自學程式語言,親自研究並製作出了簡易的《尋劍》第四作!
當我在視訊中看到一個只會玩遊戲和做視訊的小夥子,開始為遊戲製作學習程式語言和邏輯的時候,我不知道該說什麼。
可能,這就是一個玩家,對遊戲抱有的那股最單純的熱情吧。
然而當我看完視訊,一邊感慨著敖廠長成功突破自我,一邊翻評論的時候,才發現,即使是對這部視訊,我的理解依然不夠。
《尋劍》是一個尋找線索與密碼,現實與遊戲聯絡起來的尋寶遊戲。
而敖廠長《囧的呼喚》十週年視訊,其實也是一個將現實與視訊聯絡起來的尋寶遊戲!
直到我看到評論提醒,倒回去才發現,視訊中字幕的些許錯誤,螢幕上偶爾出現的一個類似字母的黑點,都是敖廠長埋在自己視訊中的彩蛋!
這時,我才明白,敖廠長送給自己的十週年禮物,不是這個視訊,而是這場大家一起參與,尋找各種彩蛋的尋寶遊戲…
自從《囧的呼喚》開始更新,已經過去了十年,這其中的酸甜苦辣,恐怕只有敖廠長自己知道。
不過,可以肯定的是,2008年的敖緣鳳,絕對沒有想到,2018年的他,竟然活得如此精彩,如此有意思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