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市參考2019-05-24 17:39:07
文: 潮哥
一葉知秋、見微知著,大的趨勢基本都藏在小的跡象中。
最近幾天樓市接連傳出的三個訊息或者說三個跡象,也藏著一個趨勢。
01
第一個訊息:房貸利率上調。
伴隨著蘇州調控政策的收緊,全國多個城市也開啟了新一輪利率上浮。
如合肥、南寧、青島、蚌埠等地出現房貸利率上調跡象,房貸利率風向或將終結此前五連降整體趨勢。
上浮前,多數熱點城市已經將首套房貸款利率從原來的上浮10%下調到了上浮5%,二套房上浮20%下調到了10%。
如今,上調恢復上揚趨勢。
南京方面,近日南京多家銀行(如中信、建行、浦發、北京銀行、杭州銀行等)接到緊急通知,首套房重回上浮15%,二套房利率也將隨之上漲,上浮最高20%。
02
第二個訊息:監管升級,房企融資再次收緊。
3月與4月,多個熱點城市上演的土地狂歡,一方面是受樓市寬鬆的氛圍影響,另一方面是因為房企又從開始大規模融資,拿到錢了,有錢還債有錢拿地。
資料顯示,4月份,房企繼續密集融資接近2600億,從全月融資完成情況看,有望是最近一年多最高值。
而1~4月,房企融資規模近8500億元,其中海外債佔比為25.6%。
8500億的融資額,嗨翻了房企,手握重金的它們開始在熱點城市掃貨,點燃了蘇州、杭州、常州、武漢、南京、徐州、無錫、合肥等城市的土地市場。
房企的大手筆買入,成功讓2019年4月份房地產投資增速追齊了2014年11月份的最高紀錄。
它們以為,勒緊褲腰帶的緊日子一去不復返,接下來又可以大手大腳的花錢,殊不知,新一輪收緊又開始了。
近日,銀保監會印發《關於開展“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”工作的通知》要求:商業銀行、信託、租賃等金融機構不得違規進行房地產融資。
監管政策相比去年不但未有放鬆,反而明顯收緊。有人說,這是直接切斷了中小房企的融資渠道,情況會比去年還要嚴峻。
接下來,房企市場又會上演大魚吃小魚、小魚吃蝦米的廝殺。
銀保監會不但收緊了房企融資,同時還開啟了小懲大誡模式,震懾金融機構與房企。
根據媒體報道,4月以來(4月1日-5月20日),僅50天時間,各地銀保監局開出的223張罰單中,涉及違規“輸血”房地產的罰單就有32張,罰沒金額合計達1068.8萬元。
03
第三個訊息:人民日報海外版喊話樓市,“中國不會靠炒房拉動經濟”。
當下的內外環境,不用多說,大家都能感受到。
內部經濟增長壓力持續,外部不確定性加劇。這樣的背景,很多人擔心政府會重啟4萬億模式,再一次點燃樓市拉動經濟?
對於市場的擔憂,人民日報今天給出了定心丸,表示:將牢牢堅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確保市場行進在正確的軌道上。
04
三個訊息,看似孤立,串聯起來,其實可以清晰地看到樓市接下來的趨勢與政府對待樓市態度:
1、新一輪調控序幕已拉開。
如果說,在1月、2月調控放鬆的氛圍中,地方政府被煙霧彈迷得五迷三道,那現在住建部、銀保監局與人民日報連環出擊,應該能讓它們看行形勢。
蘇州已經被調控,南京、青島、合肥等城市也在通過利率上浮進行收緊,被點名的佛山、南寧、大連估計正在醞釀調控新政,至於武漢、杭州、無錫、徐州等城市,估計也快了。
本號認為,從地方到中央,都在進行經濟結構轉型,我們的經濟不可能永遠過度依賴房地產,雖然目前還不能一下子脫離,但擺脫勢在必行,樓市調控會伴隨著經濟結構轉型一路下去。
後續的調控可能力度不會太強,至少讓樓市有適度的流行性,保持中規中矩,但調控週期,會是一個漫長的等待。
2、樓市可以適度回暖,不能太浪,更不能入夏。
樓市回暖的苗頭從年初就已顯現,如果真有讓房價回吐之意,年初就應該出來預警,甚至棍棒加身,但沒有,直到4月重要會議上,因為各地樓市有入夏之勢,中央才開始預警。
說明什麼?說明,中央有意讓樓市適度回暖,不能像2018年下半年那般冷冰冰。但地方政府興奮過頭、忘乎所以,導致回暖幅度過大,才惹來了新一輪調控。
樓市適度回暖,在如今的形勢下,不至於淪為經濟負擔,但如果過度回暖,便會帶來輿論負擔。
3、調控的態度與決心不動搖,堅決守護調控成果。
年初以來的放鬆氛圍,讓許多城市與房企開心的找不著北,以至於對當前樓市產生誤判。
從山東菏澤跳出來打響放鬆調控第一槍開始,到珠海放鬆限購、廣州鬆綁公寓,到深圳、北京、南京、天津、南寧、徐州、惠州下調房貸利率上浮區間,再到西安、成都、寧波、蘇州、呼和浩特等城市通過搶人政策變相放鬆調控。
一步步的放鬆,刺激樓市成交量回暖。恰在此時,48個城市兩三年前出臺的“限售令”面臨到期,一大波房子的流行性得到釋放,加劇了樓市成交量回暖步伐。
成交量的回暖,給了房企們信心,再加上融資渠道放寬,開發商開始全國掃貨。於是便有了武漢、合肥、南京土地大賣,蘇州、杭州、常州、無錫、徐州地王重現。
火熱氣氛下,專家們甚至都開始放言,樓市調控可能會在今年終結,最晚在今年三四季度。
顯然,這都是誤判。
從蘇州進入新一輪調控,到住建部點名四個城市,再到銀保監局收緊房企融資和人民日報喊話樓市,都在告訴我們,樓市調控不會放鬆,中央會堅決維護調控近三年來的不易成果。
4、夜壺不會重啟。
經驗告訴我們,每一次經濟壓力加重的時候,房地產都會成為經濟擔當。
當前,內部經濟增長壓力依舊,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又在加劇,很多人都在想,房地產這個夜壺應該會被拿出來對衝壓力。
事實勝於雄辯,新一輪政策收緊已經開始,就是最好的說明。